
人生活著意義為何?有人求功名,也有人走向修行之路;有一首好聽的歌曲「我是一隻小小鳥」,裡面有句歌詞「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?」
談友誼之重要 沈敬鈞
人到一個年紀,有許多人感慨:「交友滿天下,知己沒幾人。」其實,「結交朋友」的確是人生很重要之「生存藝術」,有一個不見得建立在對等之身分地位上,所謂「同溫層」;但是應該「重質不重量」珍貴的是彼此之「真誠度」。待人真誠者,才會有互相幫助可長可久之友誼,若做人沒有信譽是很難在社會立足的,因為好或壞的口碑都會傳出去。所謂「見面三分熟」,但新朋友仍要避免「交淺言深」。
在人生之旅,自己最好先建立一些和於「天賦」之專長,更有價值感,而且和不同天賦者交往會有互相加分之「互補效應」。在當今地球村時代,任何事業之完成需靠團隊,單打獨鬥之方式已難生存了。能可以在自己落難之「谷底時期」觀察到誰是真正幫助自己的好友,因社會功利現實,不少人是戴一張笑臉面具交際應酬;人生除了「直覺」的重要,平日也應學習「觀察人」之藝術,在紅塵中有些人太天真被人賣了還替對方數鈔票的例子很多。可以說好的友誼確實對人生之主力很大,那種結合力是「一加一大於二」的;做人一定要「誠懇」及「多助人」,「結善緣」但也要有「防人之心」。
淺談磁場與氣場 沈敬雄
談命運 沈敬鈞
東方人似乎比西方人更相信命運,有人認為命理學(紫微、八字、風水學、面相等)能傳承上千年必有其道理。記得某位知名女作家施某某在過世前,曾因好奇而遍訪各有名算命處,最後她結論是﹕「正派之通靈者所言才可靠」。或許,在某時空各人皆有一本「生死簿」,上面記錄之善惡業影響各人之「窮通禍福」,而通靈者可請鬼神調查各人資料。
坊間不少從事房屋銷售等業務者,筆者因研究過姓名學,幾乎都可看得出是否有改名。姓名學是否有效只有當事人知道,有些修行者認為其力道像一顆「克補」,但也有人說生肖姓名學很準,這也是見仁見智。比較奇怪是為何歐美或中東人士就沒姓名學,即使同在亞洲的日本,似乎改名的也不多,但可以確定的是演藝圈中東西方演員幾乎都是用藝名(例如:湯姆克魯斯、李小龍等)。
在亂世談好運及壞運 沈子鈞
各人皆有高低起伏人生,但有些人似乎好運較多,有些人卻衰運不斷。如何趨吉避凶?在國內外也有專家探討,並歸納一些好運者之特質如下:
一、幸運者避免說廢話,而注意聆聽,因多聽少說,讓對方有被尊重感,自己也增加訊息之接收。
當我們聽到親友惡口罵人,就當作他是在自言自語,要有沉得住氣的定力,得忍且忍;如不能忍,當暫時迴避,先讓情緒穩定下來,避免正面的衝突!千萬不要跟正在生氣的人講道理,因為人在氣頭上,任何道理都聽不進去,如再繼續爭辯,反而火上加油,造成不堪設想之後果。
總之,凡事忍耐,若對方怒氣未消,尚不能諒解,只好藉機離開;等對方氣消後,在適當勸導,自可消除尷尬局面。
人生猶如一本書,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版本;諸如:快樂人生、苦難人生、坎坷人生、執著人生、浪漫人生,究根溯源,無一不是人生觀、價值觀的折射。
一個人的歷史,是憑藉著生命之筆寫就的,既有奮鬥成功的喜悅,也有挫敗失敗的煩惱。而成功與失敗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,甚至可以說成功中潛伏著失敗的危機,失敗中潛伏著成功的兆頭。人生道路上有許多溝溝坎坎,為人處世謹慎為重,任何時候都要有點憂患意識,爾後才不會因「悔不當初」而嘆息!
生命不在長短,只要活得有意義。 十年、二十年----五十年,乃至一生庸庸碌碌、畏畏縮縮而活的人,不如一年、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義的人,只要生命曾經綻放過光芒,這一生就已值得,生、死已無關緊要了。
活到一百歲,和只活到三十歲、二十歲的人,根本上並沒有什麼差別。雖然,前者多活幾十年,後者則少活了幾十年;但,這只是人們觀念上的感覺與執著,對於體認得生命意義,清楚宇宙真諦的人,存在的長短已不覺得遺憾。 時間就是永恆,活到一百歲,和只活到二十歲,是一樣的;一年就是一萬年,萬年存在一年中。